网站首页 教学论文 教案中心 试题中心 课堂实录 人教说课 教学课件 课文原文 练习答案 写作范文 网站地图  
 
 
   
  您当前位置:人教小语资源网 >> 教案中心 >> 四年级 >> 浏览文章 
搜索:
“个体实践性阅读教学法“的运用—— 《鸟的天堂》一课的教学设计

“个体实践性阅读教学法“的运用—— 《鸟的天堂》一课的教学设计

作者:佚名 来源:不详 点击数: 添加日期:2009年02月13日  字体:

  

“个体实践性阅读教学法“的运用—— 《鸟的天堂》一课的教学设计
 
文/张志军

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发展,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方法。虽然“教无定法”,但各种教学方法都会或多或少有它不无遗憾之处。 诗云: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作为语文教师,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,取人之长,补己之短,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切合学习的主体——学生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,这就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。我学区语文教研组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探索,探索的“个体性阅读教学法”,将语文阅读教学归结为“激趣导入——明示目标——初始通读——品味精读——实践悟读”五个步骤。

根据上述教学模式,结合自己平时语文教学的体会,我潜心求索,大胆尝试运用。如在教学《鸟的天堂》一课时,我是这样设计的:

一、创设情境,激发兴趣

生动形象、丰富多彩的情境以其“新”、“奇”、“美”的特点,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及愉悦的情感反应。上课伊始,便可运用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游览情境中:“今天,老师和大家一起随巴金爷爷去鸟的天堂看看。我们漫步来到小河边,跳上一只小船,向河中心移去。小船儿平静地在水面移动,船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呀划,那声音就像一支轻快而美妙的乐曲……”随着教师的描述,学生似乎看到了清澈的河水,看到了在水面缓缓移动的小船,听到了轻轻的流水声,眼前呈现出一幅美妙绝伦的水乡图画,学习兴趣被有效地激发出来。

二、明示目标

目标是成功的先导。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,在上课之前提出要求,让学生读有目的,读有所获。根据教材编排和训练重点,可以确定本课学习目标为:(1)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,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,培养同学们热爱大自然、热爱美的感情;(2)反复诵读,在读中积累语言,培养语感;(3)体会语言文字的生动准确,并试着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练习表达。

三、初始通读

这一过程是要学生自由读书和思考。根据提出的学习要求,让学生读有目的,读有所获。一是要认真读全文,读准字音,读通句子,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,边读边想;二是要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,以理清课文思路,整体把握课文内容,为深入学习做好准备。教无定法、常法。本课最后一句话:“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,那‘鸟的天堂’的确是鸟的天堂啊!”表达了作者对“天堂”的高度认同和赞叹,可变序教学,由作者的这一感受作为切入点、突破点展开学习活动。(1)阅读全文并思考:作者在两次经过“鸟的天堂”后,感受最深的是什么?(2)出示句子,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,体悟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和惊叹。

四、品味精读

《语文课程标准(实验稿)》指出:语文教学要让学生“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,注重情感体验,有较丰富的积累,形成良好的语感”。本文语言生动,文字优美,读来朗朗上口。摒弃烦琐的分析,让学生自主研读、交流,以读代讲,不仅可加强语言积累,还可让学生感悟到色彩美、韵律美和榕树的生命美。研读一:品味“天堂”静景。(1)播放课件(秀丽的“天堂”静景),为学生提供直观、形象的画面,感受榕树的大和茂盛。(2)小组合作学习。自读课文5~9自然段,思考这株榕树大得、茂盛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画上记号,做好旁批,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看法和感受,并以读的形式表达出来。(3)汇报小组学习情况。在汇报过程中,一要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生动;二要让学生充分地读,读出榕树的大和茂盛,读出各自独特的感受和体验。在熟读的基础上,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。重点点拨以下句段:①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,真是一株大树,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。枝上又生根,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,伸进泥土里。(感悟枝上生根的奇特景象,理解“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”的原因。) ②那么多的绿叶,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,不留一点缝隙。那翠绿的颜色,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,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。(着重引导体会用词的准确,并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叶“绿”,感悟榕树旺盛的生命力。) ③这美丽的南国的树。(将原文与“这是美丽的南国的树”、“这南国的树是美丽的”作比较,揣摩作者发自内心的惊叹,进一步体会树美,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。) 研读二:领悟“天堂”动景。(1)播放课件(众鸟纷飞的热闹景象),感知“天堂”之欢。(2)自由读10~13自然段,交流读懂了什么?重点交流“到处都是鸟声……有的在扑翅膀”一节,感悟清晨鸟的天堂热闹的景象。(3)有感情地朗读,读出“天堂”的热闹情形,体会作者心情的愉快。(4)畅谈感受:众鸟纷飞,画眉鸣唱,多么热闹的景象!置身于这样一个鸟的世界,大家都被深深陶醉了。此时此刻,你想到了什么?想说什么?想做什么?

五、实践悟读

这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,走进文本,在思索中催生感悟。文本相同,但对文本的理解各异,自然也会有不同的感悟,让学生写,让学生说,“一千个读者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,这就是实践,这就是收获。这一环节也是学生学习的检测验收阶段。(1)回顾全文,思考:作者两次经过“鸟的天堂”,所见到的景象有什么不一样?为什么?引导学生细读全文,找出“傍晚”、“早晨”这两个表示时间的词,结合自然规律来理解傍晚沉寂、早晨热闹的原因。(2)理解重点句。再次出示句子:“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,那‘鸟的天堂’的确是鸟的天堂啊!”有感情地练读,结合前文理解第一个“鸟的天堂”指大榕树,第二个是用天堂来比喻这里幽静、美丽、安全,对鸟儿的栖息繁衍再合适不过,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。(3)默读全文并思考:“为什么这株大榕树会成为‘鸟的天堂’?”联系文中“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,农民们不许人去捉它们”,体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。出示《来自“鸟的天堂”的信》补充阅读,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,谈体会。“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”其最终目的是为写服务,因此设计一个小练笔很有必要。如可播放音乐风光片《江边晨景》(所摄景物可为远山、草滩、树林、过往船只、飞鸟、江边牧童、晨雾等),首先引导学生分清哪些事物是静态的,哪些是动态的。然后讨论交流各事物有哪些特点,鼓励学生当场口头描述,教师随机点拨。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取1~2样事物作片段练习,写后集体评议。学完本文后可组织一次郊游,指导学生实地观察后进行片段练习;还可指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,撰写导游词,以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。

“个体实践性阅读教学法”激发了我的创造热情。没有亲历“个体实践性阅读教学法”试验,我不会那么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是这么富有挑战性,也不会那么深刻地体验到探索、创造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的艰辛与欢愉!我明白,教育有一定规矩,却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;教育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,用智慧去创造的事业;这项事业,推动我们沿着研究性实践的道路一路前行!

总之,这种模式促使学生勇于实践、自主发展,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能力,随着试验的深入,它将更显现出“教师乐教,学生乐学”的优势。

   

(作者单位:井陉县秀林学区梅庄小学)


本页地址:http://linshi.123ttt.com/html/sinianji_489_20538.html

分享按钮

 

Copyright©2008PepXiaoYu.Cn人教小语资源网 All Rights Reserved. 皖ICP备11015604号-4
皖公网安备 34162302001377号 人教小语资源网所有资源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管理员删除。
联系邮箱:pepxiaoyu@163.com